我三国迷,最不明白的是关羽为什么要从荆州出兵?既然出兵了,为什么成都方面没有一点动

荆州 更新于:2025-05-28 17:58
  • 逸然782

    关羽从荆州出兵的原因和成都方面没有动静的情况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:
    1. "战略目的": - 关羽出兵主要是为了攻占曹操控制的汉中和益州(即今四川)。这是基于当时蜀汉的整体战略规划,意图通过夺取益州,扩大蜀汉的疆域,增强国力。 - 汉中地理位置重要,是连接关中和益州的要道,一旦控制汉中,就可以对益州形成威胁,同时也保障了荆州的安全。
    2. "时机选择": - 关羽选择在曹操东征孙权时出兵,这是因为曹操的军队主力在外,后方空虚,此时出兵可以减少抵抗,提高成功率。
    3. "成都方面的动静": - 成都方面没有动静,可能是因为: - "信息传递不畅":当时通讯条件有限,信息传递可能不够及时,导致成都方面未能及时得知关羽出兵的消息。 - "内部稳定":益州在刘备入川后已经相对稳定,刘璋被废黜后,成都方面可能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,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调动。 - "战略考虑":刘备在成都方面可能也有自己的战略部署,但与关羽的行动协调不佳,导致成都方面没有明显的军事反应。
    4. "历史记载的局限性": - 历史记载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有些细节可能被遗漏或记载不准确

    举报
  • 用户9122750752997

    关羽是在天时、地利、人和都极为有利的局面下才发动的襄樊之战,这一点上不存在疑问,出兵荆州是合情合理的,而成都方面不是无动于衷,关羽被拜为前将军,假节钺,这就是成都给予的最大支持。



    天时

    “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。”——《隆中对》

    此天时并非天气气候,而是发动战争的时机是非常妥当的。公元219年的五月,刘备彻底赢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,曹操从汉中全面撤军,六月,孟达与刘封夺取上庸三郡。这种情况下在当时已经算是天下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,蜀国属于强势上升期间。

    而此时荆州的形式成形于215年,吴蜀两国对于荆州做了重新划分和界定,双方以湘水为界,东属吴国,西属蜀国。因此,刘备势力所占据的是荆州南郡、武陵、零陵三郡。关羽以此三郡作为根基,具备着北伐的条件。关羽也并非盲目的攻击襄樊,在《吕蒙传》里明确记载到“羽讨樊而多留备兵,此恐蒙图其后故也。”这种战略部署在当时,既能防范东吴,又能北上进攻,是合理得当的。

    魏国方面,不仅仅是汉中战场的失败,更为重要的是其内部的叛乱。218年,宛城侯音和卫开趁曹操重点倾向汉中之际,举事叛乱;北镜乌桓三郡叛乱;陆浑孙狼起兵起义;连首都许昌的耿级也举兵造反。这样的叛乱虽然都被魏国内部平叛,但使得魏国内部集团疲惫不堪。而东吴对于合肥一线的压制,使得夏侯惇军团是无法达成对于荆州战区的补给和支援的,这也是发动襄樊之战的一个时机所在。

    地利

    刘备夺取汉中之后,刘封和孟达又拿下上庸三郡,这就打通了汉水通道,这也使汉中与荆州连城一线,此处不考虑刘封孟达拒绝援助关羽的事件,关羽的这种部署就显得非常合理,上庸至襄阳和樊城的补给线和援助线不过百里。相比较下,曹魏的襄樊一带就显得孤立一些。

    但襄樊之地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,因地处南阳盆地南端,西有武当山,东有大洪山和桐柏山,以山为屏障,控扼汉水,是北上中原,南下江汉的必经之路,蜀汉如果想要达到《隆中对》里的既定战略,那么控制襄樊再做北伐就显得容易很多。随后的形式也能看出,关羽猛攻襄樊之际,曹操是准备迁都的,也就是要放弃许昌,说明襄樊被下,中原地区就可轻而易举的夺取,曹魏就只能退居河北。

    不仅如此,襄樊如果得手,蜀汉政权可以将汉中、益州、荆州地区完全连成一片,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,能够形成对魏国和东吴的战略优势,从而达到休养生息数年后,北图中原,东渡长江的战略计划。

    人和

    魏国经过汉中的失败,士气极其低落,而蜀汉从汉中和上庸战场上获取的战果使全国士气高昂,再加上君主刘备进王位,文武百官,全军将士的官职,待遇都跟着上涨,人心大振之时发动战争往往更有优势。而曹魏集团的内部叛乱使其人心不稳,以至于后来关羽很从容的招降梁、郏、陆浑的山贼流民为己所用,甚至曹魏荆州刺史胡修、南阳太守傅方都毫无抵抗力的投降关羽。

    “仁人马数千人守城”——《三国志》

    关羽所领荆州的兵力总共应该在四到五万,开去襄樊前线的人数也大约有三万余众,而曹魏集团曹仁、吕常在襄樊一带的驻军总数在一万左右,这一点上关羽是具有优势的,关羽不仅能够在后方留够守备以防东吴,还能在前线形成兵力压制,这样的优势战机理当把握住。

    成都方面

    成都方面其实根本无需做更多部署,一方面是汉中之战后,刘备的损失也是不小的,吴兰、雷铜、任變等大奖相继阵亡,耗时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投入了大量兵力和财力,加上益州本就新定,汉中又刚刚入手,成都方面最关键的事情是维稳,而不是给关羽增兵。

    另一方面,刘备进汉中王,拜关羽为前将军,假节钺,这就相当于默许了关羽做任何军事行动,并且向所有战区宣誓了关羽代行王令的权力,这种支持完全够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了,并且这场战役的必要性无需成都方面再行干预,作为蜀汉高层智囊的诸葛亮、法证等人一定会明白关羽必然会发动此战,因此,综合上述的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假节钺就足够了,只要上庸等地听候关羽调遣,蜀汉集团内部还是很看好关羽的。但上庸就偏偏没有听关羽的调遣,战争中期的尴尬局面使得关羽不得不调派荆州后方之兵,这才给了吕蒙机会。而后来刘备处斩了刘封,就足够说明此战的关键环节,错的不是关羽,而是刘封。

    综上,襄樊之战的发动是具备各方面条件的,汉中之战上诸将是功不可没的,但关羽官拜武将之首,此时再没有一些作为,显得面子挂不住,因此,襄樊之战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,但最主要的还是客观条件的成熟性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