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丢失后发生了什么事,为何马良王甫廖化等

荆州 更新于:2025-04-24 16:08
  • 营757

    荆州丢失后,发生了以下事件:
    1. 荆州之战:公元221年,刘备为了报答关羽之仇,亲率大军进攻东吴。然而,在荆州之战中,刘备军队被东吴名将陆逊击败,刘备在逃亡途中病逝。这场战役导致了荆州丢失。
    2. 荆州归蜀:刘备去世后,其子刘禅继位。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,刘禅稳定了蜀汉政权。为了收复荆州,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发动了著名的“五丈原之战”,虽然未能成功收复荆州,但此战使蜀汉军队在荆州地区占据了有利地位。
    3. 马良、王甫、廖化等人返回益州:在荆州之战中,马良、王甫、廖化等人因战事失利而被困在荆州。然而,在刘备去世后,诸葛亮为了稳定荆州局势,派遣马良、王甫、廖化等人返回益州。
    以下是马良、王甫、廖化等人能够顺利返回益州的原因:
    1. 诸葛亮重视人才:诸葛亮深知马良、王甫、廖化等人的才能,为了稳定荆州局势,他决定派遣这些人返回益州。
    2. 荆州局势稳定:在诸葛亮派遣马良、王甫、廖化等人返回益州时,荆州局势已经相对稳定。这为他们的安全返回

    举报
  • 苦涩的啡咖

    收集《三国演义》和《三国志》最准确的证据,为您揭示马良、廖化、王甫三人在关羽兵败后是如何逃出生天的。

    先说说这三人在演义中的情况。

    马良——关羽听说荆州被东吴偷袭后,马上派马良和伊籍到成都求救。二人离开的时候,关羽的部队还是完整建制,他俩脱困是很容易的。

    后来马良跟随刘备伐吴,夷陵之战战败后,马良也平安的撤回了蜀中。诸葛亮平定南中时,马良病故,其弟马谡向诸葛亮报丧。马谡也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诸葛亮的核心圈。

    管粮都督赵累曰:“今事急矣,可一面差人往成都求救,一面从旱路去取荆州。”关公依言,差马良、伊籍赍文三道,星夜赴成都求救;一面引兵来取荆州,自领前队先行,留廖化、关平断后。

    于是孔明提兵大进,深入南蛮之境。正行军之次,忽报天子差使命至。孔明请入中军,但见一人素袍白衣而进,乃马谡也——为兄马良新亡,因此挂孝。

    廖化——廖化跟随关羽进了麦城,因一直等不到援军,关羽派廖化突围前去搬兵,廖化在关平的掩护下,突围去了上庸。在求不到救兵之后,直接跑到成都求救。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后,廖化跟随征战。(不过演义中这一段廖化改了名,叫廖淳,不知何故)

    公问曰:“谁敢突围而出,往上庸求救?”廖化曰:“某愿往。”关平曰:“我护送汝出重围。”关公即修书付廖化藏于身畔。饱食上马,开门出城。

    黄权、程畿为参谋;马良、陈震掌理文书;黄忠为前部先锋;冯习、张南为副将;傅彤、张翼为中军护尉;赵融、廖淳为合后。川将数百员,并五溪番将等,共兵七十五万,择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师。

    王甫——王甫是关羽的重要谋士,他最先提出镇守荆州的潘浚不太靠谱,并举荐了都督赵累代替,无奈关羽已经做出了人事上的安排,不想朝令夕改,没有采纳王甫的意见。荆州被偷袭之后,王甫一直跟随关羽。关羽从麦城突围时,王甫奉命和周仓守城,关羽被杀后,王甫坠城而死。

    甫曰:“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,不可任用。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。赵累为人忠城廉直。若用此人,万无一失。”云长曰:“吾素知潘浚为人。今既差定,不必更改。赵累现掌粮料,亦是重事。汝勿多疑,只与我筑烽火台去。”

    王甫、周仓大惊,急登城视之,果关公父子首级也。王甫大叫一声,堕城而死。周仓自刎而亡。于是麦城亦属东吴。

    马良、廖化、王甫三人,王甫一直跟随在关羽左右,并没有逃出生天。(关羽即使逃到成都,以麦城无粮的状况,也是必死的结局)马良和廖化之所以能活,都是奉命搬救兵的缘故。马良逃脱是占了早去的光;廖化逃脱是因为吴兵刚刚包围麦城,尚未来得及设伏,他只要杀出重围就是一马平川。

    以上是演义的结局,史书和演义多少是有些出入的。

    在《三国志》中马良确实是留守荆州辅佐关羽,但马良在荆州期间的事情并没有详细介绍,至于他如何脱困回到荆州的,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。八成和演义的情况一致。后来刘备伐吴,马良也参与其中,负责招纳五溪蛮族(也就是演义中提到的沙摩柯的蛮兵)。夷陵之战兵败后,马良未能生还,这点和演义中有些差异。

    及东征吴,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,蛮夷渠帅皆受印号,咸如意指。会先主败绩於夷陵,良亦遇害。

    史书中廖化的情况和演义差异更大:

    羽败,属吴。思归先主,乃诈死,时人谓为信然,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。会先主东征,遇於秭归。先主大悦,以化为宜都太守。

    关羽兵败后,廖化是被俘了,迫于压力可能是投降了,但是他本心并不想跟着孙权干,于是就诈死,而且还让别人信了(这也是本事)。在吴国放松警惕的时候,偷偷的接上老娘,跑到成都去了,半道上遇到了东征的刘备。刘备对廖化的回归非常欣赏,让他做了宜都太守。

    王甫,史书中记载的事迹和演义出入更大。他原来是益州广汉人,刘璋时期担任益州书佐,刘备入主益州后,王甫归降刘备,并在绵竹担任过县令,后来被派到荆州任议曹从事辅佐关羽,荆州期间的事情史书也没有记载。

    和演义不同的是,王甫也逃出了生天,并且跟随刘备伐吴,在夷陵之战中阵亡。

    国山(王甫的表字)名甫,广汉郪人也。好人流言议。刘璋时,为州书佐。先主定蜀后,为绵竹令,还为荆州议曹从事。随先主征吴,军败於秭归,遇害。

    史书《三国志》只交代了廖化是如何逃脱的,并没有介绍马良和王甫的情况。文官在战败后能逃脱大致也就三种情况,一种是提前撤出战场,就像演义中说得那样,在没有形成大败之前先把文官打发到安全的地方去。另外一种就是外任,比如李严最初属于刘表势力,曹操占据荆州的时候,李严正在秭归任县令,听到刘琮投降了曹操,就弃官西去投靠了刘璋。第三种情况就是武将保护杀出重围,比如赤壁之战曹操的一众谋士就是武将保护逃脱的。

    关羽兵败几乎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,武将保护先排除,另外就马良和王甫当时的官职地位来说,襄樊之战时外任的情况不大可能。

    所以他俩能够逃脱很可能就是第一种情况,被关羽提前安置了。

    举报
  • 持续慢跑快走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